兵马俑的历史背景和历史意义是什么简说 兵马俑介绍和历史背景
始皇陵的兵马俑,震惊了世界。这不仅是由于它形象逼真,栩栩如生,还因为军容严整壮观,场面雄伟,不啻为埋葬在地下两千年之久的一支地下大军。
秦始皇陵兵马俑生动地反映了秦朝兵强马壮的阵容,可以说是一幅威武雄壮的古代军事画卷。可能由于当时战事分工的不同和军级的高低,这些武土俑中,有的身穿战袍,有的身穿铠甲,有的骑在马上,有的站立马前,有的伫立攀弓,有的单腿跪射。他们的面部神态各不相同。有的头部低垂,若有所思;有的则忧心忡忡,凝视空茫,反映了远征将士思乡的心情。
秦始皇陵兵马俑威武雄壮的阵容,使所有看过的人都好像回到了战争频繁的年代。在人们的眼前,重现了雄才大略的秦始皇正指挥着“带甲百余万,车千乘,骑万匹”的千军万马,进行着统一全国事业的壮观图景。人们在这些神态逼真的塑像面前,尽可以浮想联翩,想象着当年秦朝名将的功业。
唐朝的诗人李白有诗云:“秦王扫六合,虎视何雄哉,挥剑决浮云,诸侯尽西来”。这个秦王,就指的是泰始皇。他十三岁就做了国王,二十二岁亲政,这一年是公元前238年。过了八年之后,即从公元前230年开始,这位年轻有为的国王就开始了消灭东方六国的统一战争。
秦始皇统一全国的战争能够取得胜利,当然主要靠那些勇猛冲杀的将土。这里有两位名将是值得一提的。一位名叫王翦,这是秦始皇前期著名的老将。他从小到老,一直在秦国军队中任职,东征西讨,积累了十分丰富的作战经验。王翦的儿子王贲,也是一位有名的战将。秦始皇消灭东方六国,有五个国家是在他们父子二人统率的秦军进攻之下灭亡的。
兵马俑的历史背景和历史意义是什么简说 扩展
兵马俑的发现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、二十世纪考古史上的伟大发现。
兵马俑全称秦始皇兵马俑,源于古代的人殉葬俗,人殉就是以活人殉葬,但战国时期,诸侯各国先后废止了人殉制度,出现以俑殉葬,即用陶俑、木俑等来代替人殉,秦兵马俑就是以俑代人殉葬的典型,也是以俑代人殉葬的顶峰。秦俑之所以在规模、写实程度上达到如此的高度,除了工匠的智慧之外,还与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皇帝的意志分不开。
秦始皇陵建于公元前246年至公元前208年,历时39年,是中国秦朝皇帝秦始皇的陵墓,也是中国第一个规模宏大、布局讲究且保存完好的帝王陵寝,现存陵冢高76米,陵园布置仿秦都咸阳,分内外两城,内城周长2.5公里,外城周长6.3公里。陵冢位于内城西南,坐西面东,放置棺椁和随葬器物的地方,为秦始皇陵建筑群的核心,目前尚未发掘。
由于兵俑完美的再现了秦军的风范,军事学者可以通过兵俑增加对“强秦”的了解。由于陶俑的原形来源于真实的秦军将士,所以有研究者尝试通过他们的容貌了解秦代的风土人情。